國小的我活得很快樂,我還記得當初六年級快畢業時,為了保障當時提倡的個資,老師一個個叫去單獨談話,一方面公布班級排名,一方面提供我們一些對自己的客觀評價。不知為何我到現在還很清楚老師對我說的一句話:「你在班上人緣很好,是在團體的中心,班級成績排名18名,上國中要努力一點喔!」人緣好成績普通是最能代表國小的我的代名詞,但國中的我完全不是如此!

在父母的逼迫下,國中的我非常的壓抑,每天被接送的上學放學,回家後吃完飯,看半個小時的哆啦A夢就是我這三年唯一的樂趣。7點準時進房間基本上就是讀書讀到晚上後洗澡睡覺,日復一日的生活,我的個性越來壓抑。你要說這樣的人生是無意義的嗎?這很難說,雖然看起來痛苦,沒有和同學在放學後出去玩出去補習,每天晚上都自己一個人讀書讀到不知道要讀什麼,即使連頁碼圖片都記起來了,但還是只能讀書不能做其他事。即使如此,習慣了還是過得下去,只是非常的無趣與個性會變得更壓抑。

而在這樣的無趣的環境下,讓我在私立的升學國中三年幾乎都維持第一名的成績,長期反思的過程讓我了解幾個自己畢生適用的讀書觀念,分享給大家,希望對正在讀書的你有幫助。

讀”書”的重要性

    在沒有手機,也不准玩電腦的無聊時期,讀書就是我唯一的休閒活動。在速食資訊的時代,小說已然成為一個慢時代的資訊接收方式,但我個人認為是國中時代對學科上最有幫助的一個課外活動。在國中還正在嘗試接收大量新訊息的階段,訊息大多都是藉由課本或老師的言語傳遞。讀書,又或者只讀小說,對當時的我來說來說似乎就是大幅度的增加我對知識的吸收能力。而其中最明顯的就可以體現在國文語感的部分,即使滿是漂亮話的課文,或是滿口瞎扯的解釋,只要在考卷上可以判斷出題目中是代表哪種屁話,基本上就可以猜對。

足夠的思考時間

    我覺得我的數學老師說的一句話非常的唬爛,但也非常的受用。「如果看到題目你不知道怎麼算,那你就一直看一直看就會算了。」當時聽到這句話,全班都笑了,我也不例外。但是因為我時間很多,所以很多時候我真的是一直看同一個不懂的題目。當然不是說腦袋放空這樣就會突然蹦出答案,就是要讓腦袋持續運轉! 然後想各種天馬行空的方式去解決。對我來說,補習班就是剛好相反的例子,就像速食資訊時代中的新聞、懶人包一樣,你可以充分知道一條捷徑,但這條捷徑是人家告訴你的,你不知道下次去別的目的地的時候,該如何去找路。這也就連結到下一個我主觀認為的事情

補習班無用論!?

    我個人基本上是沒長時間上過補習班,上過了幾堂課也聽過同學的回饋也覺得沒用,畢竟根據我所知道的,不少補習班的重點不在幫爛的學生補習,而是在幫好的學生補習,這樣才能有好的榜單。當然,那些不愛讀書的學生也愛去補習,為什麼呢? 因為他們有賺外快的機會! 只要是拿到班上的通訊錄,或是早上塞補習班傳單到全班的抽屜裡,都可以拿到一些”獎學金”。殊不知父母付了好幾萬的課程,而學生拿到幾百元就滿足了…。不願讀書的人還是不會讀書,補習班也會幫你找到出路。省略以上或許是我幻想的情節,我還是不支持補習,因為在現今的教育上,補習並不會強迫你思考,而是在填知識或方法給你,考試上非常有用,但考試以外基本上就忘記了,回到上個小節的結論,多思考才是我認為求學階段應有的學習做法,而如何多思考呢? 只能讀書的時間多到一個程度,我想為了避免無聊也只能多思考了吧?

個人讀書流程分享(預習->上課->複習->作業->考試->檢討)

這裡假設我們現在讀的是國文好了(國文一般比較沒有邏輯XD)。老師常說要課前預習、課後複習,而我過去的經驗告訴我,預習基本上就是在削減你的僅存的好奇心,讓你在上課的時候更容易恍神與睡著,當老師上課講的東西你有80%都在預習的時候知道了,這只會讓你把那重要的20%全都睡過去,所以我不建議預習。

上課作筆記算是每個人都會做的,但是筆記的方式每人都不一樣,這裡我分享我自己的做法與想法。首先,最簡單記筆記的方法有兩種:什麼都記 和 只挑重點記。我強烈建議第一種方法,因為

  1. 不要太相信自己知道哪個是重點,也不要相信你現在覺得知道的東西,你之後還是知道。
  2. 你不動筆光聽老師講,你不會恍神? 你不會睡著?
  3. 全部記下來,至少你腦袋會全部重複一遍

上課就是無腦記筆記,不用想這個重要還不重要,因為當你在想的時候,老師早就講下一個重點了…

複習的動作建立在有認真上課作筆記的情況下,你有夠多的資料可以做參考,但我也沒有很推薦進行複習,因為複習就像是紙上談兵,考試或作業來之前,沒人知道自己的腦袋裡面到底有沒有那些知識存量。

每個章節或是小節都會隨之而來的就是作業與考試,這真的很煩,但我覺得真的是最有幫助的東西。就像是我們走迷宮,從入口走到出口很難,但是從出口走到入口就可以輕鬆達成一樣。學習是一種入口,而在求學階段,考試作業就是一種出口,從考試、作業中的題目直接學習就是最簡單的捷徑!

但怎麼利用這個出口的,我目前有兩種方法:

  1. 考前整理(或是大學常用的CheatSheet、大抄)

考前將範圍內所有東西重新寫在一張紙上,讓自己一目了然。外面很多教育家提倡用心智圖,但那只是一種方法,而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很難用的方法,誰跟你說每個人的心智長的一樣的? 對我來說好吸收的東西就是條列式,然後把相似相反的東西放在一起。一目了然的好處不只是遇到問題翻找快速,考試中(不能帶考前整理進去的那種)更會有印象這部分的知識是在紙上的哪個位置,可以幫助回想附近的知識點。

  1. 考後檢討

那國文課本上常出現的那個讓現代學生痛苦的孔子有說過:「XXXX不貳過XXX」,不犯兩次同樣的錯誤我覺得就是學習的關鍵,當每次錯過就把它搞懂,那下次就只會錯不懂的東西啦~ 非常的有道理但也不好達到,為此! 考後檢討顯得非常重要。錯的題目可以分為下圖的三種。

 

image

如果是因為不會而錯的題目,那需要想辦法了解為什麼錯,如果了解了,我就會把題目換成一個肯定句然後寫在筆記或是考前整理(對! 考前整理不要丟掉)上,如果是怎麼看都看不懂的,那就直接把題目和答案都寫上去!(不要懷疑,某天你就會看懂的)。如果是會的寫錯,那就是粗心,只能靠你自己的羞恥心與上進心來避免下次再粗心拉~

不知不覺寫了蠻多了,其他的求學領悟,有想到再寫吧!

以上的言論都是我個人在完成求學階段(到研究所)後,在過去的國小~研究所的16年,對於讀書方法的主觀想法,希望提供給正在煩惱的你或是幫小孩煩惱的父母做參考!

如果有任何想問的,也歡迎留言,我非常想知道有沒有人有跟我不同或相同的想法~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riaway0127 的頭像
    ariaway0127

    芒草洋蔥

    ariaway01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